我的传媒梦想:访谈资深媒体人

2012/2/22 9:59:00 来源: 海天考研
分享:

专家聊考研

  张雪峰:各位考研同学,尊敬的各位嘉宾,非常高兴在这么一个下午和大家欢聚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国际交流中心,对大家的到来,我谨代表海天教育集团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谢谢大家。我们这个活动的主题比较露骨,直接叫我要上名校,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考研真的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别是上名校,很多同学对我要上哪个学校非常在意,海天做的这个我要上名校的活动就是希望帮助大家对你要考的学校,要考的专业进行一番了解,大家考研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性一定要强,我们上研究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为了找工作,我们做这个活动不但告诉你们我们上这个学校,上这个专业需要准备什么情况,我们也会请来相关行业的人告诉你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个行业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行业。这个活动今天的这一期我要上名校传媒梦想已经是海天的第三期节目了,我们上午做的是我的法学梦想,在两个星期以前我们做了一个活动我要上名校我的经管梦想,我们请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以及对外经贸大学会计专业的同学一起做这个访谈节目,这个节目做完以后同学的反响非常非常热烈,我们可以通过大屏幕看一下两个星期以前做这个活动的现场情况。

  看完上次做的活动花絮,把我的思维又拉到两个星期之前,我的经管梦想,针对所有考研要考经济类,管理类的同学做的节目,上午做的是我的法学梦想,很多同学考研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张老师,我考研数学很不好,我不想考带数学的专业,什么专业对我将来发展比较好呢?其中有一个专业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这就是我们的新闻传播专业,很多同学对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从业情况和收入很关心,很想知道我考这个专业,毕业将来到底怎么样,今天活动请到两位嘉宾跟大家解读一下现在的媒体从业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我们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分别是:教育媒体资深的策划专家廖厚才老师,北京晨报教育新闻部的主任,本科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北师大新闻学专业。

  廖厚才:各位好,同学们好。

  张雪峰:廖老师在媒体行业多长时间了?

  廖厚才:12年了。我1998年在北京晨报工作,那时候我还在石油大学,当时在那儿当辅导员,直接到北京晨报开始做教育,一直负责教育行业。

  张雪峰:我们今天请到廖老师,同时我们也请到心理学的从业者,孟楠,新浪网的英语沙龙杂志说东道西的撰稿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欢迎孟楠老师。孟老师,从考研的角度讲你应该属于跨专业考研。

  孟楠:对,我本科学英语专业。

  张雪峰:跨专业考研感想怎么样?

  孟楠:感想?跟很多本科学新闻的同学比,肯定很多功课要补,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

  张雪峰:一说到传媒行业,很多同学对传媒行业的工作是比较感兴趣的,两位能不能聊一聊你们从业传媒行业的经验呢?刚开始到现在有一些什么感想?

  廖厚才:1998年北京晨报创刊的时候,面向北京市招聘,北京市五百个人报名,录取80个人,之后还要考虑你的交往能力,形象等等,从80个人中又挑了40个人,我就是四十个人之一,到今天为止我们这波老同志还剩下五六个人,我是五六分之一。因为当时我在石油大学工作,在那儿当辅导员,最后又在校报,在机关,我总的感觉就是新闻这个专业是我最喜欢的专业,我干起来跟的应该是没有很累过,虽然它的强度相对也很大,应该是选对了我最喜欢的专业。所以,我觉得一个人选对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对新闻行业充满了深深的感情,我认为选择海天考研的路子是选对了。

  张雪峰:选择新闻专业纯粹是喜欢这个专业?

  廖厚才:是的。

  孟楠:跟廖老师比我是一个职场新人,我2005年大学毕业,当时直接考的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上了研究生之后,传媒这个领域或者这个行业系比较重视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从上了研究生开始,研一就到处跑,去实习,最开始是在中央台CCTV十套,那时候是做制片人的助理,做了很多琐碎的事情。那时候有一个CCTV情结,将来如果有一天能坐上主播台,在CCTV一播新闻,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那个时候每天跑到中央电视台做实习,做地铁一号线,那时候还没有卡,单程四块钱,一天要八块钱的票钱。当时很执着的梦想,每天在地铁的票根上自己还写今天是2006年3月13号,路旁的迎春花开了,今天开会我的意见被采纳。当时一个想法,我要卡我自己的票根能攒到多厚我能走进那个大门,是有这样一个纯纯的梦想。

  在央视实习三个月的时间,后来离开了,离开的过程也挺辛酸的,也是哭着出来的,跟自己想象的有很大的区别。离开央视是在一个国际的NGO组织做事情,这个组织再全国各地做研讨,邀请国外的媒体资深人士,CNN的,BBC的从业人士跟国内的记者,比如像廖老师这样的专家和大学教授传媒课程的教授一起讨论一些跟媒体相关的话题,其实在国际NGO这样的地方工作可以拓宽国际的视野,老板是外国人,而且都是媒体人,跟他们在一起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是中国以外外面世界的知识,在这个地方工作六个月我又离开了,在杂志社做一个编辑记者的工作,杂志社这样的环境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挺有意思的,也挺酷的,我很怀念那个时间。做了六个月之后,有一个机缘巧合,当时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通过一些电视节目的征集,鬼使神差的就迷上网络,后来就到了新浪教育频道,毕业之后一直在新浪,现在在新浪负责出国频道,也做一些主持的工作。那个介绍对我有点言过其实,我们不分金牌银牌,做的是一个比较杂的工作,虽然是编辑,但是做的活跟一个制片人差不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你自己运营,你要选择内容吸引流量,这是所有网站最重要的目标,包括你的对外拓展,跟一些客户的联系,帮他们出谋划策,制订一些网上推广的方案,甚至招人,你自己做主持的工作,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吃喝拉萨都得管,在传媒这个行业干挺不容易的,压力又大。

  张雪峰:特别是小时候一看电视,觉得那帮主持人很酷,我们很多人都做过主持人的梦想,但是后来发现现实跟我们所想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孟楠:太不一样了,不管你考研还是直接照工作,工作之前一定要去你感兴趣的媒体实习,因为你听到的都是二手信息,别人怎么说都是他的感受,你自己穿了那个鞋才知道到底舒不舒服。

  张雪峰:廖老师考研跟现在应该完全不一样了,你那时候是怎么考的?

  廖厚才:我本科是1988级的,1992年毕业,我是那种学习不是很扎实的人,我就没考上,但是我也感谢我那一年半年的时间,我把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的书籍全部都学会,所以,把这些书籍学完以后,虽然本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在北师大又上了研究生,把人民大学这套都学完以后,我们对新闻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个经历是每个人都必须的。

  张雪峰:您本科学的不是新闻?

  廖厚才:我本科学的是行政管理。

  张雪峰:1988年,1992年学的东西很真,比较实。孟老师,您毕业也没几年,您当时考研是怎么一个情况?

  孟楠:当时考研本科学的是英语文学,但是其实受家庭影响,我爸,包括我舅都是从事媒体这一行,家里很多朋友都是这个行业的,所以,对这个行业特别熟悉,我从小开始家里没有电视,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在学校主持个运动会,主持个升旗仪式,特别了解,特别熟悉这个行业。本科考大学的时候家里极力反对,不让我学新闻专业,因为他们是做出来的,他们知道这个行业是挺辛苦的,尤其对女孩子来说,我相信所有行业都是一样的,是金字塔型的结构,越往上走越难,你不要做这个吧,他们对我的期待希望将来我做个外交官,做个主席后面的同传。

  张雪峰:那个行业据说也挺不错的。

  孟楠:都是据说,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学了英语,大学毕业自己心里还是有个结,我没有完成,希望在能力范围把这个梦想实现,于是想我要考这个研究生,继续这个梦想的追寻。当时我从南开考到传媒大学,包括面试我的老师都问我,你从南开来干嘛了?

  张雪峰:你从985往211考。

  孟楠:有一个下降的感觉,我倒没觉得,在传媒大学我读了三年的时间。

  张雪峰:为什么没考南开的?

  孟楠:南开没有新闻系,之前也介绍有一个CCTV的情结和梦想,想和它再近一步,那就是北京,有一个大后院的感觉。

  张雪峰:廖老师感觉传媒行业跟您刚入行时比有没有什么差别,有没有什么变化?

  廖厚才:差别比较大,过去的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人民日报有一个教科文卫的组长,一个处级干部,当年他采访大连的海军,他当时在宾馆里住着,有一个士兵跑过去说首长,我们给你搞了一次海陆军的演习,人民日报的记者在大连采访军队建设,大连搞了一个军队演习。北京日报有一个记者,跑京郊的,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呼机,他如果不到昌平县,昌平县的县委会不开,为什么?都等着他报道,那时候的报道只有四张,北京日报四P,所以,领导肯定要看完。今天的报纸新京报80多个版,北京晨报也有四五十个版,北京就有13张报纸,行业的加起来有上千份,今天的媒体的人跟过去相比,门槛也比较低,确实是不如过去那么火了。但是我也不是给大家泼凉水,媒体并不是没有生存的空间了,现在整个社会对媒体专业的需求其实是在加大,为什么在加大?因为过去整个社会没有攻关意识,最近国家要进行国家形象的宣传,现在很多机关都有新闻发言人,将来各个行业,甚至一些私企,一些民企,一些大的国企都有新闻发言人,这个行业也会接受大量的新闻专业的优秀人才。同时,还有一些网络媒体等等。

  孟楠:同学们如果想学传媒专业的话,将来未必锁定在媒体,其实有很多工作是我们传媒专业的同学可以做的。我读研的时候,我们班有三分之一以下的同学在媒体工作,更多的同学有一些是在政府部门,做新闻发言人或者新闻官这样的工作,更多的同学是走向了企业,很多国内国际的大企业,因为现在的企业都有公关部门或者市场部门,跟媒体打交道的。

  张雪峰:很多企业有专门处理危机的危机公关。

  孟楠:它拓展自己市场的时候需要有这种新闻意识帮助他做这个事情。

  张雪峰:假如一个企业突然出了一个负面新闻,如果你没有这种新闻感觉的人可能就会乱说,但是有新闻感觉的人可能知道我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廖厚才:很多北京的中小学都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考一次研,我们的年代高等教育还是精英阶段,精英化的人才,现在高等教育是大众化,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有可能是本科毕业,在这种高学历的背景下我们拿什么优势跟别人竞争呢?研究生我认为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大家一定要考虑到。

  张雪峰:我听刚才咱们在下面聊的时候,新浪在招人的时候好像还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

  孟楠:新浪招人对学历要求非常严格,本科的话毕业学校一定是211,我本身的条件特别好,我毕业的学校差一点这样没办法,或者你是研究生的学历。

  张雪峰:新浪招人都是要看一下你学校?

  孟楠:肯定要看。

  张雪峰:不是211,再优秀也不要你,没有这个敲门砖了?

  孟楠:我们事先招很多实习生,具体操作他上手也很快,很聪明,但是因为这道槛我们HR他就过不来。

  张雪峰:新浪是咱们新媒体中比较牛的一个媒体,北京晨报在北京纸媒也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两位工作的单位,都是很多同学很想进的单位,很想进的企业,像你们两个人所处的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是怎么招聘的,流程有没有特殊的流程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孟楠:我们这边招聘近水楼台,我们自己有网络,会在教育首页挂出来,同学关注可以看一下。同学投过来简历会根据我们的要求筛选,如果学校不过关的我们就不请他过来实习了,筛了简历之后我们会要同学过来笔试和面试,笔试是你基本的新闻素养和专业知识,比如你教育频道教育行业的东西肯定要懂,肯定要了解。而且我们是新媒体,有一些技术的东西,比如一些软件的应用,一些代码的使用,这个不要求很精深,但是起码基本知识要了解。笔试完了当天就安排面试,面试真的不是你回答多么完美的答案,其实在聊天过程中了解你这个孩子的性格到底适不适合加入我们这个团队,你适不适合在高压的工作条件下完美的胜任你的工作,如果觉得你可以,我们要求有一部分的实习,看你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你讲的再好,如果你操作能力很差的话没办法胜任,实习过程中我们继续观察你很多方面的能力,新闻编辑采访基本功就不用说了,抗压的能力,因为我们经常加班,而且有很多突发的状况,比如现在出了一个事件,网络突然的反应。就比如前两天上海的大火,可能很多人才知道这个消息,但是新浪专题都已经上线了,包括图片。抗压,还有网站不太同于电视媒体和广播电台,你还得坐得住,不是每天面对着很有意思,很新鲜很刺激,大部分是要求你踏踏实实的坐在那儿来发布内容,来做一些很踏实的工作。所以,要看这方面。

  张雪峰:晨报招聘的时候有自己的特殊渠道吗?

  廖厚才:我们对学历没有本科生不要这样的,但是我们每次招聘基本上极少是本科的,如果只有一个本科,大家都是研究生,也许就把它刷下来了。我们招聘的时候一般是大家做一套题目,举个例子,大家排一排北京四大班子档案,人大政协什么的,党排在第一,第二个排人大,第三排政府,第四排政协,你的基本的常识要了解。再就是有些政治头脑,你写一个会议新闻,谁应该放在标题里,北京日报很讲究,谁的名字可以出现在标题里,谁的名字可以出现在导语里,谁的名字在最后,张三陪同。

  张雪峰:新闻联播每次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个顺序。

  廖厚才:大家注意今天的新闻联播,如果今天胡总书记有活动肯定是头条,如果没有活动,谁是头条啊?没有头条,头条是亚运会取得什么成绩,全国生产一片忙碌,看你对于这个事件的政治敏感程度,还要求你把一个新闻写一个更好的标题,把一个消息扩写成一个通讯,把一个很长篇的通讯写成几百篇的消息。我们在实际的用人中我们很看重一个人的能力,我们很看重他的社会交往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我一般是定位有一个基本的文字能力,说实话行业的人高中水平就够了,不能写错别字,第二要有广泛的社会资源,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所以,大家对外交往中一定要广泛的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只有这样的记者才是一个长期做下去的记者。

  张雪峰:大家也比较关心,你们平时做媒体,一个是纸媒,一个是新媒体,平时你们的工作是什么呢?就像孟老师说的,坐在电脑前发稿子?

  孟楠:我们的工作就是你是一块砖,领导需要你干吗就干嘛,今天需要你做编辑把内容发布出来,明天需要你做销售,我们有新产品,你要到处做销售,后天需要你帮助我们的销售部门增加广告的收入,那你要给你的客户切实的提出一些比较实际的方案出来,策划。还有出现什么事件,我们要做出一个漂亮的深度策划出来。

  张雪峰:你学的方向余你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的匹配度?

  孟楠:我研究生的专业是国际新闻,英语新闻报道,现在我从事的工作每天其实用不着英语,用的很少,但是我学的专业对我就没有帮助吗?完全不是这样,不管大家学什么,也许你眼前当下没有看到它马上转变出来的作用,但是将来一定会用得到,而且这个时候会凸显你比别人更高的优势。因为我是我们频道中,领导觉得你英语比较好,如果这边有跟使馆的合作或者涉外的方面,你去。

  张雪峰:毕竟你是出国频道的一个。跟你所学的专业多多少少有一些相关性。

  孟楠:其实还好,有一些海外高校的代表或者国外办事处的代表。

  张雪峰:廖老师已经到主编级别了,主编每天都干啥?

  廖厚才:我的老板对我很放松,我每周只上一天班,只到单位去一次,为什么去一次呢?因为我这些年很注重人际关系,梳理我的人脉,我在教育部负责教育这个行业,北京的凡是有名气的学校和校长我都比较熟,我至少认识五百位校长,资源应该是非常广泛,一个人如果积累了这么多资源以后你就可以不坐班了,我们部门的几个人每天都能拿出稿子,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更关注什么活动,每年做几次大型的活动,比如我们做北京教育调查,给校长们颁奖,我们上次做了一个北京青少年摄影大赛,我们还要做一个地坛的教育庙会,目前我90%的工作就是社会交往,同时还有一门课程叫媒体危机公关与新闻策划,已经给六七个北京区县的教育部门教这门课,偶尔写写稿子。我也感谢新浪,因为今天的条件下,传统的媒体确实没有足够的优势,我们必须借助网络,上次因为华尔街英语出国一次,一见说老廖,看过你的博客,很少有说老廖看过你的报纸。

  孟楠:今天活动结束可以找廖老师的博客拜读一下。

  张雪峰:现在同学们有一种观念,廖老师太好了,每天不上班,每天就请人吃吃饭,搞点什么活动,这种做的很容易,老师,我是不是还要考虑赚钱的问题,传媒行业是一个收入很高的行业吗?

  孟楠:绝对不是,如果大家有一个发财的梦想,我想毕业三年买房子你不要在传媒行业,没戏。

  张雪峰:大家的收入水平,我不是问你挣多少钱,平均的水平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

  孟楠:就是普通白领吧,跟白领差不多。

 

  张雪峰:这个也不一样,要看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发展空间。

  孟楠:公司和公司不一样。

  张雪峰:刚开始北京晨报创办80人,现在留下五六个,剩下的人怎么就不干了呢?

  廖厚才:因为媒体的行业是一个起点比较高的行业,品牌比较大,最后看你怎么利用这个平台,这个跟吃饭一样,你要把这个平台做的特别大,就特别大,你让它无限小就无限小了,我们在外面讲课,做一些特别大的活动,我们经常做大一些。我们走的一些同志们很多人都做了网站了,因为网站比传统的都市媒体确实有这个诱惑力。还有一个跟大家开个玩笑,我们很多漂亮的女记者都嫁的比较好,利用这个机会也认识了很多。但是这个行业应该还是有它的发展空间,我们当初非常好。我们当年十多年以前创刊的时候,当时我们的收入在全国人民都只拿一千块钱,几百块钱的时候,我们高的每年拿一万块钱,现在确实比当初有所下滑,应该少得多了,但是这个平台保证一个中等程度的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

  张雪峰:不能过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也还算是可以的。

  孟楠:我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挣钱是一方面,这个肯定不是大家的终级追求,传媒为什么大家觉得很神秘,很有魅力,最大的一点在于它是一个机会,你可以在这个门槛上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你是始终保持在这个行业的领军者的角色,可能别人只在自己的公司领域的内部看到一些比较狭窄的视角的时候,你很快各个公司,各个行业来看宏观的战略抉择。

  张雪峰:很多人学新闻专业其实是受了某些方面的影响,比如现在影响力比较大的,那个时候有伊拉克战争,好多人说我想去战地记者,前面在采访,后面一个炮弹响起来感觉很响,就学新闻了。还有人感觉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记者叫芮城刚,感觉很爽,他也考那个东西。但这种机会到底有多少?

  孟楠:成为战地记者,可能网上流传的视频大家当成笑话看,很多大风天,大雨天,很辛苦这样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比如大家看到你站在台上,你穿着漂亮的衣服,给人家主持,这个是光鲜的一面,虽然我入行没有多久,基本上一直在经历这样的事。前不久有一个很高端的高峰论坛,当时我们新浪教育全程支持,我做当天全场的嘉宾访谈工作,早晨六点半起床了,因为十几个重头的嘉宾,李开复,于丹啊,都是文化界教育界风口浪尖的人,你访谈中不能问外行话,所以,你要做很多工作。早晨起来,当天采访一天,到晚上七点活动结束的时候,已经达到极限了。

  张雪峰:我看前两天南方周末人物周刊做朱军,春节晚会后坐在马桶上就睡着了。

  孟楠:那个活动结束后七点了我们还会公司做专题,我当时穿着主持的裙子,妆化了一脸也没有时间卸,一直到凌晨这个专题做完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车也打不到,然后回家,回到家的感觉自己融化了,而且这种情况每个月都在发生。

  张雪峰:其实很多时候在台上也好,给别人看也好,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那多多少少有点装出来的感觉。

  廖厚才: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北京市教委的一个官员跟我说老廖,有一个活动希望你们过来一下,一叫你们你们就过来了,有点把你们当劳力了。我说不叫劳力,叫苦力。不管哪个行业,你都要做一个很优秀的人,你不做优秀,只是芸芸众生的很普通的一分子你就会生活的很艰难,压力非常非常大,大家干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有一个飞跃,刚才主持人问我,很多人在媒体干了很长时间以后,再离开媒体都有好的归宿,包括公关公司,很多人都在干这个,有些人可以回到高校,也能有个很体面的工作。

  张雪峰:考这个不一定把传媒行业做一辈子,可能当成一个平台?

  孟楠: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

  廖厚才:前几天美国有一个很着名的女记者去世了,她做得那么成功,采访每一个总统都紧张,我不知道他问我什么。随着咱们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主政治的进程加快,到将来大家做的时候,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

  张雪峰:在场的同学考研再就业可能传媒更好。

  廖厚才:应该是这样。

  张雪峰:什么事情都是在发展的。咱们这次跟孟楠老师所在的新浪网一起做了这么一个活动,有一个微博墙,同学可以发送短信包括上网登录微博,跟嘉宾进行互动交流。我们看一下微博墙的情况。

  我们看一看这个问题,我感觉孟楠老师回答更有说服力,主持人好,我以后想从事记者工作,现在学英语专业,我该怎么办?包括我当时也有这种梦想,我是学工科的,从小看电视总感觉主持人很帅,感觉做主持人很好,我也做过这种梦想,也想进入传媒行业,像我们这种本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人,将来想从事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办呢?

  孟楠:其实这个话挺大的,我们就转专业的话题展开可以聊很久,如果你的心理激情就在于将来我从事传媒行业,从现在一定要多多涉足跟这个行业相关的事情,比如你找一个单位,找一个媒体实习,了解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工作的性质是什么样的,因为有的时候媒体真正做的事和你自己当初想象的不一样,你只有在尝试之后才知道这个东西适不适合你,你能不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才能。另外,你多读这方面的书,多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要有新闻的敏感性,记者的行业说白了不像一个专业,它是一个特别杂的行业,要求你了解到的知识面越广泛,其实对你将来越有帮助。

  张雪峰:它跟别的专业不一样,别的专业是越专,传媒是你学得越广。廖老师,不是本专业的到你们行业工作,这个有什么看法?

  廖厚才:我们一般不分什么专业,未必学新闻的我们就要,学其他的我们就不要,看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如果本科不是学新闻的考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应该更好一些。作为一个复合型的人,孟老师这样的人才就是国际人才,我们有时候参加一些外事活动很尴尬,这是专业人士,我们有一次去清华有一个总统,有一个记者能够用英文对话,我很羡慕他。

  孟楠:很多同学,因为你本科阶段没有这个背景,你准备过来,将来从事一个专业方向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个心理的挫折期,会有挫败感,我是一个文科生上来的,我在新浪工作,新浪也是一个技术公司,所以,你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跟技术相关的,软件代码,之前我不感兴趣,我又做不来,学习没有专人教你,但是领导要求你完成这个工作,所以,要求你自学。

  张雪峰:现在社会对符合型人才需求很大。上次做经管很多人就说老师我不是学经管的,我考经管的研究生怎么样?包括上午学法学也是,包括我们新闻传播也好像是这样的。

  孟楠:文科类要求你大的杂家,理工科需要你钻进去。

  廖厚才:求杂以后从一个领域扎下去,你的商业领域你应该作为一个专家型的。我插一句话,刚才有一个问题咱们私下也聊过,如果一个人想去伊拉克采访,其实媒体里面特别鼓励有个性的记者,举个例子,现在如果我一个人生活能力非常强,又能拉来钱,我想去南极考察,那当然好,但是去伊拉克可能不行,牵扯到外交问题。只要你充分把媒体这个平台做的无限大可以。

  张雪峰:很多媒体人都是有个性的人。

  廖厚才:媒体不像机关那样。

  张雪峰:我们看到又有同学提出问题,是不是名校的传媒专业毕业前景才好呢?这个同学听了我们说话以后很会营销自己,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了,张勇强。

  孟楠:我觉得跟用人单位有关,像新浪要挑学校的。但是不是绝对的,很多北大的传媒专业毕业的,南开传媒专业毕业的也找到工作了,为什么?跟你个人能力和相关经验有关系。我曾经面试过这样的孩子,我们好几个人一起来面试,我当时出了一个题,每个人在一分钟之内要说清楚为什么我们这个岗位需要你。有一个小孩说我跟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学不一样,我是研究生,他说这个答案之后我很震惊,我想听他说你是研究生,所以你是不一样的。他就没有了。其实我挺反感的,研究生又怎样,你是表现你的优越感吗?他给我讲我的导师是谁谁谁,很有名的人,我们一起做过什么什么项目,你在这个项目中发表论文的时候是第几作者吗?我是第六作者,其实也是一个没有那么重要的研究。所以,同学们在应聘的时候,你应该跟你的面试者展现更多的是跟这个职位相关的经验,而不是来秀自己,我是北大的,你看,北大就是我一个通行证。

  张雪峰:上研究生,有的人学习能力比我强,有的研究得很好,课也上得挺好,每次的分也挺高,往往这些人找工作的时候不是特别的吃香。

  孟楠:现在找工作的时候,你做事跟做人同样重要,大家都是独生子女上来的,在学校也是天之骄子,我是名校的学生,你只是受到仰视上来的,你跟进一个环境不知道怎么跟大家打成一片,让大家更舒服的接受我。

  张雪峰:廖老师,这个问题您有什么感受?

  廖厚才:理论上说是这样,名校的研究生毕业机会更多一些,同时我还觉得如果目前哪个同学的本科学校不是特别好,我也建议通过努力好好的把这个洗白一下,因为我一直在教育的一线,我知道很多学校过去对一些地方比较小的学校在考研究生的时候比较排斥,不希望它进来,现在慢慢放宽了。通过这次咱们的辅导,好好的考一个研究生,惟学历论将来会越来越弱,但是有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过去做领导的很多人也许没有高学历,将来或者说现在绝大多数单位的领导都是60后的人,这些人都是新一代的人,都是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学历,他们招聘应该更加倾向于名校研究生高学历的。

  张雪峰:新华社一般的学校根本就不关注。

  孟楠:我想补充一下研究生为什么这么重要,大家不要把它单纯看成一张文凭,证明我比别人出色,绝对不是这样的,你三年研究生生涯的锻炼你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你课本学多少知识,你新闻专业的知识,我学了多少,我书看了多少,你上研究生因为你有系统的理论化的学习,通过导师给你的灌输,你形成自己一套研究学科或者研究事情的一个能力,所以,像我们现在做编辑的时候非常需要这种能力,给你一个选题,你自己知道怎么把它挖深挖透,怎么把骨架制订出来,每个估价怎么填充,填充之后用什么方式表达,文字的方式更好还是出去做个专访,这都是你自己独立思考研究的结果。这个思考在本科阶段是很难完成的,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的磨炼才行。

  张雪峰:本科课上的不像高中那样特别细。

  廖厚才: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我在北师大上了几年学,给我收获最大的不是北师大的拉市教了我多少新闻类的知识,我们的实践知识比我们的导师还要丰富,因为他们没有在一线干过,北师大的研究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门课,一个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个是政治课,我觉得这两门课让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多视角,完全改变了视角,多视角了,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分析问题,因为一个人的社会结构如果发生了,他的世界观发生变化,他的命运也会发生变化。本科生还是一个基本的教育。

  张雪峰:说到考研,将来进入媒体行业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文笔,面试的时候会让你写,考察一下文笔,很多人想我怎么提高文笔,两位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廖厚才:我们在用人的时候,尤其对北京的孩子,问中学是哪儿毕业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发现确实有的高学历的学生文笔比较惭愧,曾经我们有一个记者写了一个中学的校长,800字的一篇文章,11个错别字,好几个病句,这种素质的人你很难立足。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细节,这个人如果是个更加重要的人,这个路封死了,你再也不要采访我了。文笔不是很强的话,就得练,天天写写日记,多读散文,多读美文,多读一些写得好的。

  张雪峰:有的人,包括采访,比如我作为一个记者,我去采访某一位重要人物,总说这个人不接受采访,但是突然接受某个人的专访,你发现他平时不接受采访,可能对某些记者的采访功底有所顾忌,怕被他采访以后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他的本意,因为有时候不是原话,会改一改,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孟楠:作为网站来讲我们原创内容只占所有内容的30%以下,我们更多的是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我们原创表现在一些视频的访谈,写写博文,对于文笔的要求,就跟学英语一样,你要给自己提供一个语境,你要多听多读有这个感觉了。大家没事少看湖南卫视,多看新闻频道,上网的时候少聊天,多读新闻报道,读报道还是读大报的,小报的不要看。

  廖厚才:我同意孟老师的观点,虽然我是湖南人,确实少看这些,大家现在的这个年龄应该是多读着作,多学的时候,机会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

  张雪峰:刚才我们两位老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多读多学多练。

  廖厚才:还有一点大家注意,大家将来既要在官方的重要媒体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他们的文章的写法是不一样的,晨报、青年报这些也是不一样的。

  张雪峰:同一个事大家说的角度不一样。

  廖厚才:如果大家将来非要投身新闻行业,我建议大家买报纸的话可以同时买三份报纸,同一个题材,同一个新闻事件看各个须提怎么报道的,多比较他怎么写的标题,他怎么写的导语,对照一下。人民日报怎么报道的,都市报怎么报道的,都市媒体和中央媒体两个不同的内涵。

  孟楠:刚才我为什么多建议大家多出去实习,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当你在学生阶段你走出来你的气场一眼就看透是一个学生,但是因为你在实际工作中的培养和锻炼,你慢慢会向成人的方向发展,你做了记者之后,年轻记者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采访一个对象的时候,看你第一眼你是一个新的记者。

  张雪峰:我长得这么老可能有优势。

  孟楠:特别有优势。所以,大家肯定会遇到吃了闭门羹的情况,那就需要你在你内在修炼上和外在气质的表现上都培养自己成熟的气质。

  张雪峰:孟老师就有这个气质,可能您经历的事情比较多,一看就是你经历了很多风雨,终于看到彩虹的那种。

  孟楠:我心态比较好,尤其是女孩子,在家里都是被捧着,学校老师同学还是比较单纯的,到社会上之后,委屈无处不在,到处都是。

  张雪峰:受过挫折的人一看就不一样。上午的时候也采访了一个学生,考北大,第一年考的时候复试被淘汰,第二年人家的性格和气质已经被锤炼出来的感觉,在你们行业当中,有没有上级对下一级管理得很严,有的时候可能你要受到很多很多委屈或者无奈的情况。

  孟楠:我们还好,新浪领导不骂脏字。

  张雪峰:就是骂人不带脏字?

  孟楠:但是以前我在的单位领导真会这样指着你骂出来,大家要承受这样的压力。另外,我们在一个上升的行业,媒体在中国都是上升的行业,发展很迅速,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对每个人要求都很高,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干不了这个活没有办法在这个行业生存,也没有专业的人培训你,一把手一把手的教你,领导跟你说一遍你要记住,你犯一个错误犯一次可以,第二次绝对不可以。如果说这个事我忘了,领导交待我十件事我做了五件事,剩下的我忘了,你就有麻烦了。

  张雪峰:廖老师骂得下去吗?

  廖厚才:我们所在的媒体比较人文化,比较鼓励个性,我们不像机关的上下级机关关系,一切是以业务为重,很宽松的环境,我很喜欢这种环境。

  张雪峰:老师,我现在想学新闻专业,但是比较对管理和策划感兴趣,两位老师能不能给些建议,现在是新闻,对管理和策划比较感兴趣,跨专业还不想跨得特别大。

  廖厚才:不知道这个同学问的是不是新闻方面的策划,现在有本叫策划学,研究生我也学的新闻策划,他如果确实对新闻策划有兴趣,现在高校一些专业的课程也是跟社会,应该会有这方面的启发,应该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孟楠:这个同学是不是对实际的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这样的话中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跟人大,北大的传媒专业不太一样,中传可能更侧重同学实际的动手的操作能力,所以,提供的实习的机会也多。你的老师很多可能就是媒体人。

  张雪峰:总感觉人大和北大很官方。

  孟楠:不是很官方,学术氛围更浓厚,很多教授和学者是在那个行业非常顶尖的,中传以前是北京广播学院,很多老师就是传媒人,策划人,所以,你跟他学的东西。

  张雪峰:他学的东西比较实用一些。

  廖厚才:新闻的策划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报纸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大家看到一条消息未必是我们让它自然发生的,通过第三方机构策划出来的,这个将来如果大家投身这个研究生的专业就会了解,现在有很多人,一些公关公司他们策划的新闻水平非常高,他们能够有导向性的,明天,后天占领哪些媒体。

  张雪峰:关于传媒行业的媒体也聊了半天了,关于从业的经验,两位老师能不能在访谈最后的结束阶段给我们要考新闻传播学或者将来想从事这些的给他们一点建议?

  孟楠:我觉得考传媒也好,考什么都是一样的道理,你要清楚你为什么要考,你到底想干什么,你目的性要强,如果你真的对传媒这个行业有足够的热情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考来从事。如果热情不够,只是看起来很美的阶段,我建议大家三思而后行,因为将来如果能够带领大家走深走远的肯定是你最有热情能干的事情和最能干好的事情。

  廖厚才:我的想法跟孟老师的差不多,如果你真正是很喜欢传媒这个专业,那就从现在开始一分一秒的抓紧时间让自己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谢谢。

  张雪峰:说到抓紧时间,咱们今天来到现场,遇到两位资深的媒体人士是很不容易的,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跟两位老师进行沟通,直接举手就可以。

  提问:两位老师好,两位老师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就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区别?

  孟楠:我只是就中传的情况来介绍,别的学校不知道,中传的新闻学一个是学,一个是术,新闻学更侧重于术,新闻的伦理,新闻的操作,比较详细的方面。传播学可能更重视在学术领域研究,理论知识研究,不能给大家一个特别详尽的解释。

  廖厚才:新闻传播学,有时候学校有些根据自己专业设置的侧重,跟新闻实务接触更多叫新文学,如果跟广电领域接触更多就叫传播学,我不负责任的说差别不太大。

  张雪峰:看来大家还是我先考上再说,就业怎么样过后再说。今天对两位老师新闻传播就业的访谈就到这里,刚才看花絮的时候发现键盘手唱歌唱的非常好,下面有请我们的键盘手为我们的现场送上几首歌曲。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